每年9月的开学季,各大中小学、幼儿园都相继开学,人群流动性强,短时间内大量学生聚集,容易给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创造条件,故开学后是传染病高发期;再加上部分学生不适应新环境、新节奏,而患上种种“开学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由于假期中孩子作息不规律导致免疫力下降,加上夏秋季节中气温不定、冷热交替,病毒容易趁虚而入。再加上开学以后,孩子们互相接触,造成流感的交叉感染,从而加大了流感爆发的可能性。
应对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纸巾或衣袖内侧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2)均衡饮食、充足休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3)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
(4)学校、幼儿园应注意校舍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培养学生、幼托儿童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定期消毒玩具、食具、毛巾、便器和厕所。
感染性腹泻
(1)引起腹泻的病原主要是病毒和细菌,尤其是病毒,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等。其中轮状病毒是引起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秋季腹泻。
(2)我国监测发现,轮病腹泻的确诊病例中≤5岁儿童占92%,≤1岁婴幼儿占81%。一项针对轮病腹泻的研究显示,在儿童腹泻中轮状病毒导致的比例大致在1/3左右。
应对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2)吃熟食,补营养
做到生熟分开,食用烧熟煮透的食品,不吃生冷食物;注意营养搭配,多吃新鲜、易消化的食品。
(3)喝开水,多饮水
注意饮水卫生,多喝开水,不喝生水,定期清洗饮水机。
(4)晒太阳,增强免疫
保证充足休息,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也已进入高发期。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最为常见,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随后会出现疱疹,集中在手、脚和口腔周围,因而得名。
随着9月托幼机构、学校迎来新学期,感染可能性上升,其中需要特别关注3岁以下儿童托育机构、幼托机构中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