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特别是在新冠肺炎严峻防控下,又到了流感、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诺如病毒、水痘等传染病的高发期。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介绍给各位家长朋友。
一、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oxaA.CVA)的 2、4、5、7、9、10、16 型等,B组(CoxB.CVB)的1、2、3、4、5 型等;肠道病毒71型(EV71);埃可病毒(ECHO)等。特别是EV71容易引起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该病毒曾导致2008年在安徽和2009年在山东的手足口病大规模暴发疫情。
手足口病患者一般以隐性感染为主,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如果出现症状,临床上大多数患者也是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就是1周左右。少数患者可能会累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系统,并发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这时候就容易出现死亡病例。但总的来说,手足口病的病死率不高,但在本市儿童中发病率较高。
2、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3、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靠空气飞沫传播
特点:多发生在冬春季,上海在夏季还有一个小高峰。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
流感发病较突然,表现为高热畏寒、体温可达39℃~40℃,咳嗽喷嚏、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4、猩红热
5、流行性腮腺炎
(1)病因: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腮腺炎病毒侵犯了口腔中的腮腺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是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
(2)临床特征
1)潜伏期:一般为14-25天,平均18天。
2)前驱期:有低热、乏力、肌痛、食欲不振、头痛等症状,多数患儿症状不重或不明显。
3)起病1~2天腮腺肿胀,一般先单侧,1~2天后对侧肿胀(见图5)。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
边缘不清楚,局部皮肤不红,表面灼热,有弹性感及触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部分患儿有颌下腺、
舌下腺肿胀。同时伴中等度发热,少数高热。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恢复正常,整个病程约10~14天。部分感染者症状不典型,可无腮腺肿胀,仅有非特异性表现或轻微呼吸道症状。
三、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1、在疾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2、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正确洗手;确保每天开窗通风数次。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
4、均衡饮食、加强运动、充足休息,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5、接种疫苗。
四、家园配合
家长要重视幼儿个人卫生,每天注意对幼儿的观察。如有发热、腹泻、感冒皮疹等症状,请在第一时间告诉班主任老师,同时及时带幼儿去医院就诊,就诊信息及时反馈(方便学校做好针对性的预防与隔离),在家观察休息,不将孩子送入幼儿园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