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无小事,家园须重视。幼儿园和家庭在给幼儿创造安全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同时,更需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教师、家长需要帮助学龄前的孩子培养哪些自我保护能力?如何帮助孩子get这些技能?有哪些误区需注意避免?一起来看看吧!
一、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这些做法可参考
在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时,需要基于孩子的实际情况和认知发展特点,以其可以接受理解的方式进行培养。教师除了在幼儿园锻炼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还可以提醒家长这样做:
(一)创设安全生活环境,做好安全规则培养
日常生活中,家长除了要为孩子创设安全生活环境,提供必要保护措施外。还需要在孩子盲目探索之前,给孩子做好安全规则的培养。比如哪些地方是不能乱碰的,哪些地方会很容易受伤,这些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互动过程中,言传身教给孩子。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没办法做到绝对的安全。比如孩子在家里因地上有水摔倒了,我们当然可以尽可能做到不让家里地上有水。但我们没法要求外面的环境和家里一样安全。
因此,如果家里拖地或者水洒到地上,家长除了立即处理掉地面水渍之外,还需要花些心思和时间教会孩子如何自己判断地上有没有水。
(二)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耍;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等。
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识,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等。
告诉幼儿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
同时,还可以教孩子一些“安全小常识”:
*穿衣小常识——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在不同温度下穿多少衣服最合适,并记录下来。
*饮食小常识——吃哪些食物能让我们骨骼强壮?吃哪些食物能让我们不变成“小胖胖”?和孩子一起总结健康饮食小常识,让孩子知道怎样的饮食才是保护身体、对身体有益的。
*运动小常识——运动时,穿什么衣服舒服又安全?穿什么鞋子最能保护自己?穿戴哪些物品会造成安全隐患?有哪些危险动作,是千万不能做的?
*人际交往小常识——遇到陌生人搭讪时,怎么办?当陌生人拿出玩具、零食给小朋友时,怎么办?可以通过“模拟现场”的方式,让孩子亲身体验“遇到陌生人”的情境,从而知道“面对陌生人,我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好自己”。
(三)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
保护孩子的关键,是让孩子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比如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可靠的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
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
可利用图书、音像等材料对幼儿进行逃生和求救方面的教育,并运用游戏方式模拟练习。
在美国,幼儿园老师会通过不同形式向幼儿渗透自我保护的常识,比如,教玩“NAP”游戏(N是指名字,A是指家庭地址,P是指电话号码),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名字、家庭地址和家长电话;教孩子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打报警电话,学会回答“有什么紧急情况?”“你的名字叫什么?现在哪里?”等问题。
二、避开误区,助孩子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防范危险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智慧。虽说每个个体对安全的理解和标准不同,但躲避危险的能力却是在实践经验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因此,孩子只有在日常的生活和游戏中有机会意识到危险的存在,才能学会避免危险。作为家长,日常为孩子提供安全防护时容易走进哪些误区?
教师需提醒家长注意以下情境:
1、孩子天性好动,但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常常会对孩子的活动范围加以限制。有些家长认为“少活动,少出事”,留在家里才是最安全的。但安全教育不是躲出来的,“圈养”未必就能换来安全。以安全为名将孩子“雪藏”在家里,不仅让孩子少了很多亲近自然、释放身心的机会,还剥夺了孩子锻炼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使孩子丧失了尝试和发展的机会。
2、“全方位、无死角”的保护。比如,绝不能让孩子接触任何可能造成意外的物品,所有东西都用软装包裹。这些保护反而会使孩子严重缺乏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致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意外。
3、家长因过分紧张而阻止孩子正常的探索行为,比如抱孩子上下楼梯,不让孩子玩秋千、滑滑梯、不让孩子玩沙坑,不让孩子快跑或爬高。这些做法容易使孩子对环境和自身能力产生不信任感,逐渐形成退缩、胆小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