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幼儿在活动中获取信息不可多得的方法之一,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过程。幼儿只有亲力亲为,才能形成一定的自己生活经验。
(一) 基于观察,发现幼儿兴趣和生成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萝卜变变变”的开展过程中,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青萝卜等)和工具(西餐刀、刮皮刀、刨丝器、研磨器等),让孩子们通过削萝卜、切萝卜的过程,尝试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直观的发现不同的萝卜表皮与内在不一的现象。这样的一份探究操作的材料受到了孩子们的极度欢迎,每次都能看到他们或埋头操作或合作配合的身影,于此同时,也会在个别化游戏结束后留下许多孩子们的成果——切好的大小、形状不一的萝卜片等。
在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热情依旧不减,这天,我听到诚诚在活动结束后,边整理器具边对我说道:“老师,我觉得切好的萝卜放两天就要扔掉好浪费啊。”旁边的晗晗也说道:“我觉得我的萝卜丁可以放在上班游戏里包饺子用。”孩子们的对话一下子点醒了我,有时候教师只重视了一份材料操作实践的过程,却忽略了后续环保和再利用的问题。当下我就开始思考,基于孩子们的这份兴趣和疑惑,我们是否能够去生成更利于幼儿探索和发展的项目呢?于是,在当天的个别化活动分享环节,我请诚诚分享了他的疑问,也请孩子们共同来思考这个问题:切好的萝卜怎么办?
(二) 持续追随,引导幼儿项目式学习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以满足其学习需要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所以,基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产生的项目化学习更能让幼儿进行持续性的探究。就如最近我们班共同探讨的切好的萝卜后续问题,基于幼儿这一共同的兴趣点展开了讨论,孩子们的回答也是丰富多彩,有的说我可以用萝卜片摆出漂亮的玫瑰花;有的说我奶奶在超市买过酸酸的罐装的萝卜片;还有的说我吃过萝卜干配稀饭……在整理幼儿的团体讨论内容后,教师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梳理出了以下三个方面:1.晒萝卜 2.腌萝卜 3.造型萝卜。结合幼儿的已知经验和疑问,教师列出了幼儿的兴趣点:1.观察、了解萝卜变成萝卜干的变化; 2.了解、体验腌萝卜的过程; 3.创意自制萝卜作品。
基于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为了让幼儿在项目式学习中更易接受和操作,期间,教师也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幼儿进行多元的探索,例如:在子项目“晒萝卜”中,幼儿通过观察和对比感受到了萝卜经过太阳暴晒之后的形态变化(变软、变干、变皱、萎缩等),并经过时间的记录了解了萝卜变成萝卜干的周期一般是在5—7天左右;在子项目“腌萝卜”中,幼儿通过亲子调查、信息技术、实验等方式来获得腌萝卜流程的初步经验,他们利用观看视频和亲子调查的结果,以简笔画的表征方式记录了腌萝卜的过程,并用自己收集的材料腌制出了不同口味的萝卜(酱萝卜、糖醋萝卜等);在子项目“造型萝卜”中,幼儿把延伸到了区域活动中,有平面摆放的创意添画,有牙签拼插的立体作品,还有刻画之后的印章拓印……
而这一系列的学习之旅都让幼儿获得了不同的亲身体验,在不断的观察、实验、学习中获得持续的直接经验,从而带动了幼儿的各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孩子们出现了合作行为、表征行为和探究意识,他们获得经验的方式是多元的,学习也是主动、积极、深层次的。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学会以活动为载体,关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充分发挥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动作用,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索意识和持续性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