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四班 朱琳
背景:
在中班建构游戏中小朋友们用雪花片、牛奶杯、薯片桶等多种材料,搭建了大型滑梯跷跷板还有旋转木马等许多的游戏设施。建构作品色彩鲜艳,造型美观,结构牢固,充分展现了孩子们在组合与造型方面的功底。在今天的活动中,小朋友提出要在开心乐园里搭建一个喷泉,可是除了用雪花片,还有什么材料比较合适呢?我提供了几个塑料果盘,晶莹剔透,非常漂亮,还有橡皮泥罐养乐多瓶等材料。孩子们能不能用这几种材料搭建出漂亮的喷泉呢?他们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孩子们能协商合作完成任务吗?
实录:
今天我提供了这么多材料,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于是我请了举手的六位小朋友祺祺、童童、涵涵分别抢到一个果盘,没有抢到果盘的小朋友抢着把薯片桶一个个套在一起变成柱子。
小峰看见这个情况他急的大声喊:“老师,他们抢玩具。”
我走过去说:“不用抢,这些材料要合在一起用才能搭出喷泉的。你们准备搭建什么造型的喷泉呢?”
小峰:“老师,我们不会搭。”
我拿出一张照片:“我觉得这些材料很适合搭建这种造型的喷泉。”——这是一座三层宝塔造型的喷泉。
孩子们争相围过来:“哇,好漂亮的喷泉啊!”
孩子们七手八脚,你一个我一个,把橡皮泥的空罐倒放着,在蓝色地垫的中央围了一圈,基本没什么造型。
小峰正要往上搭第二层,可是边上的小朋友还在继续往边上摆罐子。
小峰:“可以了,可以了,你们不要乱放了”。他把边上的罐子拿开,留下8个,理出了一个花形。开始搭第二层,还是倒放着罐子,可是两个两个套在一起,高度没有明显的增加。
小毅:“不能让它们套在一起,要这样放。”说着拿起一个罐子,倒放在两个罐子的上面,这次它们没有套在一起。
小峰拨开小毅的手:“让我来让我来,我知道了。”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罐子也稳稳的叠在上面。第二层一共用了四个罐子。
一直在边上看的天天拿起一个罐子,很准确的放在第二层四个罐子的中间部分,一个宝塔形的三层底座搭好了!孩子们情不自禁的拍手欢笑。
小峰:“现在可以放盘子了,把盘子拿过来”。祺祺把一直抓在手上的果盘递给小峰。
小峰:“不是这个,要大点的”。小毅从安然手上拿过稍大一点的果盘递给小峰。小峰把盘子放上去后,发现第二层有个罐子有点移位,动手想要整理,结果碰倒了整个底座。
老师以为他们会很沮丧,想不到倒塌引来孩子们的一片笑声。没有太多的犹豫和等待,小峰、天天、小毅马上重新开始搭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三层的塔形底座很快就搭好了。
小毅正要把一个果盘放上去,小峰一把抢过来:“我来,要对准中间放才不会倒”。她小心的把一个果盘放在搭好的底座上,稳稳的,天天拿起一个空罐想要放在果盘的中间当柱子,小峰马上阻止:“一个太矮了,要四个在一起才可以。”他拿起罐子,边套边数:“1、2、3、4、可以了。”第二个果盘也很顺利的被放在上面,两层的花瓣造型的喷泉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马上就要成功了。他们又一次的鼓掌欢笑。小毅早准备好了四个叠在一起的罐子,他跪在地上想要放在第二个果盘的上面,结果盘子和罐子倒了一地。这一次的倒塌,引来其他小朋友的一阵埋怨:“就怪你,本来就要搭好了!”
我在一旁给他们打气加油:“没关系,再来一次,搭第三层的时候是最难的,待会儿你们要站起来放材料就不容易碰倒了。”
孩子们重新忙活起来。当他们很顺利的把第二个果盘叠上去以后,小峰在一旁提醒:“大家要小心了,不要碰倒了!你们都站起来,不要碰到”。第三个果盘被小毅小心翼翼的放在了上面——好一座美丽的喷泉!!孩子们情不自禁的在一旁鼓掌欢笑:耶!成功了!!
分析与支持:
上述案例我们欣喜的看到:新的材料和任务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在看似简单的堆高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地尝试,历经失败的沮丧后终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由此,引发老师对于结构游戏材料的选择投放、幼儿游戏中合作与协调能力以及教师指导的思考。
当前,在幼儿园结构游戏中,结构材料主要以积塑为主。在主题建构游戏中,类似于积木、罐子这样易建易倒的材料投放,老师们往往有所顾虑,担心孩子们在建构过程中会失败,无法见到预期的成果,从而影响游戏主题的表现。上述案例告诉我们,易建易倒的材料恰恰能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倒了可以重新再来,只要坚持不放弃,历经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终将迎来成功。由此可见,游戏中的成功与失败是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认知经验,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儿童就是在大量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学习的。
孩子们在多次的建构、倒塌、再建构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到放置材料的轻重、位置的偏正、手势的缓急都会影响作品的牢固程度,经过多次的尝试以后,他们会逐步了解保持物体平衡的方法,就会更加注意结构的对称,重心的平稳等物理特征。尽管有关平衡、对称、重力等物理和数学的概念,他们不能用语言来阐释,但是上述的材料给与了孩子们体会这些概念的机会。
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要避免主观喜好,主动了解各种游戏材料的性质,为孩子选择适宜的游戏材料,科学合理的进行投放。为了满足中班幼儿细致建构的需要,应为幼儿投放小型积木,增添一物多玩积木,同时,提供一些更适合于建构立体建筑物的积塑,发展幼儿空间想象思维。适时将废旧材料引进幼儿建构游戏,比如:大小不同的盒子、瓶子、罐子、树枝、树叶等,组成一个建构游戏的“百宝箱”,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结构游戏的魅力。